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8. 28 AM 05:27 Thurs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外電

  2023, 10. 13  Edit this Page


新發現戰國早期的銅、鉛礦產地
對青銅器進行鉛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 產地可能為豫西地區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前,大陸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山西聞喜邱家莊M5001大墓最新研究成果,對該墓出土的青銅器進行鉛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發現晉國戰國早期銅、鉛礦料最可能來源為豫西地區。

邱家莊M5001大墓,位於大陸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是中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郭城址和邱家莊墓群”的一部分,邱家莊M5001大墓,是目前古曲沃地區唯一經科學發掘的晉公級大墓,考古學家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斷,該墓葬的年代為戰國早期,且早於新絳柳泉墓地,墓主人應為晉幽公或早於晉幽公的其他幾位晉公的夫人之墓。

本次研究選取的27件樣本,均出土於M5001墓,除7件為小型銅飾件外,其餘均為器物殘片,通過運用多種科技方法分析,確定晉國在戰國早期所使用的銅、鉛礦料,與春秋晚期所使用銅料與鉛料存在差異,鉛料的差異可能來自對同一多金屬礦區內不同礦山的選擇,銅料的差異則代表著來自不同礦區的可能,從目前的礦冶調查來看,長江下遊成礦區是古代王朝的重點開發區域,留下了豐富的礦冶遺址,而豫西則鮮見先秦時期的銅錫鉛礦遺址,這一方面是由於過去缺乏調查,另一方面是由於後人採礦行為的破壞。

邱家莊M5001年代在晉幽公時期或之前,此時三晉疆域應與春秋末年晉國疆域差異不大,應包括豫西地區北部,豫西地區具有多處大型鉛鋅礦,常見銅鉛共生礦,在政治動蕩的戰國時期,豫西應比長江下遊更符合三晉統治者的需要,通過科技考古,同時結合豫西地區礦產資源特徵與戰國時期政治經濟形勢,豫西地區更可能是晉國的銅、鉛礦料來源地。


↑圖說:邱家莊M5001大墓出土文物(供圖)









 

 
  綜合新聞


He&She全國首創百元美容
平價親民專業Google評論五顆星


花蓮直飛韓國仁川航線11月13日啟航 拓展國際觀光版圖

南投縣長許淑華參加飢餓遊戲節目
宣傳茶博會及國慶焰火


南投縣政府辦理陸上重大交通事故災防演習
中央地方聯合救災


「興達港觀光漁市十週年慶」本週六登場
入口意象揭幕迎賓 消費滿百抽好禮


夏日果香清爽風 JR東日本大飯店台北推出「夏日水果」雙人下午茶與手工甜點
九款甜點、五款鹹點入饌當季水果 品頌坊同步推出夏果系手工蛋糕


暑假布袋戲巡演 30所幼兒園嗨翻天

南市開學前全面整備校園環境
市長黃偉哲籲學生健康快樂上學去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