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1. 15 AM 05:03 Wednes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外電

  2020, 11. 12  Edit this Page


“中國天眼”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包括被稱作“黑寡婦”的新脈衝雙星系統以及有“紅背蜘蛛”之稱的具有掩食現象的毫秒脈衝雙星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年1月11日,有“中國天眼”之稱的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通過驗收,具備開放運行條件,而今,“中國天眼”已正式運行超過300天。

中國國家天文台近日表示,FAST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在“天眼”的幫助下,中國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正式“服役”近1年,FAST的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目標近兩倍,累計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

FAST發現的脈衝星中,包括被稱作“黑寡婦”的新脈衝雙星系統以及有“紅背蜘蛛”之稱的具有掩食現象的毫秒脈衝雙星,借助FAST的高靈敏度,脈衝星信號掩食現象以及脈衝星信號到達時間延遲等細節變化,都被清晰觀測到。

中國科學院院士、FAST科學委員會主任武向平說,期望在未來5年,FAST發現脈衝星數量能達到1000顆,甚至能找到銀河系外的第一顆射電脈衝星。

隨著性能的提升,FAST科學潛力逐步顯現,其靈敏度是全球第二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2.5倍以上,超強靈敏度使其在射電瞬變源方面具有重大潛力,有望在短時間內實現納赫茲的引力波探測;同時它還有能力將中國深空探測及通訊能力延伸至太陽系邊緣,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FAST的技術不止於望遠鏡本身,FAST總工程師姜鵬介紹,在高精度地礦勘探方面,FAST可以利用慣性組件與衛星導航融合技術,為重力測量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方位姿態基準;在海洋測繪中,採用慣性組件與聲納等測量技術融合,實現海底測繪,為勘探區作業的機器設備建立高精度的時空和姿態基準。

“未來10年,中國將迎來射電天文發展的黃金時期”武向平說,為了發揮更大的科學價值,計劃明年將FAST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一起為探索宇宙的奧秘、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作貢獻。


↑圖說:有“中國天眼”之稱的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資料圖)









 

 
  綜合新聞


彰化生活美學館「乙巳年祥蛇迎春揮毫」活動
尹彙武館長與書法名家賀新春


感恩相伴 展望新章
2025南投家扶扶幼委員暨志工尾牙傳遞愛


鹿谷櫻花冬筍季 石馬公園登埸

假冒親友LINE詐騙
信義分局員警偕同郵局成功阻詐


太極門宜蘭道館一周年館慶傳愛蘭陽

尖山埤賞春景 頑皮世界迎好運
南市府觀旅局推薦新年走春必玩雙園地!


「2025高雄冬日遊樂園」1/25至2/16日可愛登場
陳其邁市長公布造型小提燈發送時間


小鄧麗君張瀞云、許書豪、南臺灣交響樂團一起和你穿樂時空

「嘉基愛+1八福公益路跑」
邀請八位金牌選手與地方首長,一起佈建地方醫療社福資源,再多走一哩路


南市首度表揚15位資深陣頭教練
黃偉哲讚譽傳承民俗 豐富臺南文化底蘊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