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7. 28 PM 16:41 Mon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2025, 7. 15  Edit this Page


猩紅熱作怪 男童高燒不退合併草莓舌

【記者林富貴/新北市報導】男童奇奇連續多日發燒,家人雖有陸續帶他至診所求診,卻遲遲未見改善,且他的身體開始出現粗糙的紅疹,手指開始脫皮,因此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醫。
當時奇奇也合併有咽喉疼痛、扁桃腺紅腫並化膿以及「草莓舌」症狀,兒科部李致任醫師安排咽喉培養檢查,發現感染A群溶血性鏈球菌,確診為猩紅熱。
給予抗生素治療後,奇奇三天退燒,紅疹也逐漸退卻,恢復情況良好。

猩紅熱是一種由A群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細菌性疾病,好發於5至15歲的學齡兒童,常見於冬末春初。
由於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如喉嚨痛、發燒、頭痛、嘔吐與腹痛等,因此容易被忽視。
李致任醫師指出,猩紅熱的特徵性表現包括舌頭表面呈紅色並有凹凸不平的「草莓舌」、砂紙般的粗糙紅疹與指尖脫皮,若未及時診斷與治療,可能導致中耳炎、肺炎、腎絲球腎炎、風濕性心臟病甚至罕見的中毒性休克等併發症,後果不容小覷。

在診斷上,醫師會根據臨床症狀判斷,必要時採咽喉分泌物作細菌培養確定病因。
李致任醫師表示,治療主要以盤尼西林或安莫西林等抗生素和退燒藥為主,療程需10天,即便症狀改善也必須完成療程,避免細菌殘留造成復發。
若病人對此類藥物過敏,則可使用其他替代藥物治療。
猩紅熱多數在正確治療下可順利痊癒,除藥物外,病人須多休息並補充水分,才有助於症狀緩解與康復。

因目前無疫苗可預防猩紅熱,因此日常預防措施格外重要。
李致任醫師提醒家長,應教導孩子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或毛巾等物品,並在孩子出現不尋常的皮膚變化、紅疹或發燒時,及早就醫檢查。
若已確診猩紅熱,則應在服藥滿24小時且退燒後再恢復上學或外出,以降低傳染風險,避免疾病反覆或擴散。

圖說:草莓舌。










 

 
  綜合新聞


世界肝炎日 新北呼籲毛寶貝需要定期健康檢查

貢寮場海洋音樂祭 原創與人氣卡司共鳴海岸 壓軸預告「河海音樂季」最終場8月登場

中和區公所表揚23位模範父親

新北榮服處、社會局、衛生局 攜手推動「安心御老照護網」

泰山青社宅今年底完工 侯友宜:將招租210戶

桃園市榮服處「愛的傳遞-夢想全壘打」系列活動真溫馨

2025山神獸策展營 16位小小策展人宗博館綻放夏日光芒

南投縣警察局南投分局辦理社區治安會議
鄉親響應踴躍


南投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成果發表會隆重登場

WBSC世界盃少棒錦標賽開打
黃偉哲邀全台球迷為球員加油打氣並感受台南的魅力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