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7. 13 PM 13:32 Sun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2025, 6. 29  Edit this Page


珍愛海洋,魚樂基隆 靈鷲山行願無盡愛地球 基隆嶼淨灘放流魚苗

【記者林富貴/基隆報導】珍愛海洋,魚樂基隆,靈鷲山與基隆市政府一同啟航去基隆嶼,灑大悲水和持誦〈大悲咒〉的音聲中,淨灘、放流1萬尾條石鯛魚苗,復育海洋生態愛地球!總共撿拾103公斤的海洋垃圾,其中1921個寶特瓶是大宗,市政府產發處處長蔡馥嚀特別頒贈感謝狀,謝謝靈鷲山護念一切有情生命,祈願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健康長壽,弘法利生無礙。

昨(28)日清早7點多,晨曦微光初露,80多位法師和信眾齊聚碧砂漁港,為一場跨越海天的基隆嶼慈悲行動啟航,從碧砂漁港到基隆嶼,眾人以願力牽繫,面對山海與垃圾並存的現場,以具體行動將願力轉化為行動力,實踐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愛地球」理念,尊重生命、愛護生命、平等對待生命,希望建立全民海洋保育觀念,遭受破壞的海洋生態回復生機,讓海洋資源生生不息,生態共存共榮,地球永續。

基隆嶼以特有動植物及地質景觀、得天獨厚的磯釣場域等特色,成為基隆必遊之處。
基隆市政府常年在基隆嶼辦理魚苗放流與淨灘活動,讓大海有增殖的功能,維持優質的島嶼風光。
產發處海洋發展科科長許又今表示,市府一直在做4件對的事,也就是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放流對的魚種,讓魚苗回到對的地方,這些都是魚苗放流的關鍵。

莊嚴的放流和淨灘活動,結合宗教大愛、聖儀與環保,儀式由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主法灑淨儀式,20位法師們為魚苗灑淨、皈依、懺悔、發願,全程專心唱誦儀軌,聖號不斷法音共鳴,在楊枝淨水讚中,陽光猶如佛照耀的光芒,撫慰每個生命。

隨後,眾人搭船至海中央,碧藍晨海,波光粼粼,大家將魚苗置於水桶中,再用桶子接續放流,每尾魚苗透過放流板釋放,都蘊含著對生命的敬重,過程不驚不擾,時間、力道都要掐得剛好,小心翼翼讓每尾魚苗在祝願聲中,順利安全回歸大海的擁抱,過程相當嚴謹。

十大神農復育種苗場負責人謝政佐說,已經和基隆市政府合作4年,選擇魚苗時會選未受基因雜交(避免產生變異),也未被施打抗生藥物的原生魚種,適合在被放流的環境生存,也不會對原本生活在該海域的生物造成傷害。

被放流的魚苗皆經過篩檢,確認其生命力旺盛,足以在新環境延續生命。
這次選條石鯛魚苗是野生的夢幻原生魚,比較常在基隆和新北市海域出現,很適合這次的放流,希望所有的小生命都可以健康快樂的悠遊在大海中。

放流圓滿後登島淨灘,大家徒手彎身撿拾垃圾,並協助將垃圾帶回碼頭,交由環保局分類、清運。
隨處可見寶特瓶等廢棄物,廢置魚網牢牢深埋沙裡,大家手拿夾子、剪刀、垃圾袋,合力攜手剪斷纏繞岩石的廢網,彎腰清除碎片、挖沙處理廢棄漁具與海漂垃圾。
懇慧法師說,海洋潛藏的垃圾、殘破敗劣的景象,讓愛海人的心難過、心疼,其實,「淨灘」、「護生」是悲智雙全的最好善行,希望從源頭減塑,一起珍愛海洋。

基隆講堂監院妙實法師說,淨灘是無聲的懺悔,也是對地球和眾生的承諾,每一份心力,都是對地球母親的感恩。
整個海洋污染嚴重,垃圾多到難以想像,海龜鼻孔卡吸管的影像仍歷歷在目,提醒我們海洋不只是觀光地標,更是眾生的家。










 

 
  綜合新聞


毒品黑吃黑糾紛引衝突駕車逃逸 新莊警速逮6人究辦

找回味蕾的初心 靈鷲山森林禪境食光 蔬食X禪意的味覺覺醒

結合漢光41號演習 第五作戰區裝甲部隊針對後備軍人進行密集專長複訓

中和星光電影院陪你度過難忘夏夜

第41屆新北市各級農會桌球友誼賽 500選手以球會友

碎木再利用打造環保新景觀 花蓮榮家枯木變沃土

新北市環保兩用袋換新裝 7月上市

即日起 日本陶藝特展「燒締-瞬息萬變的土」在鶯歌陶博館登場

新北「永續成美」創客展 看見學生創意行動力

行政院長卓榮泰蒞縣勘災
南投縣長許淑華爭取提高治山防洪經費與放寬農損救助品項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