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6. 22 PM 17:27 Sun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2024, 6. 19  Edit this Page


自殺的青少年有13個共通性特徵 台北醫院醫師籲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

【記者林富貴/新北市報導】據衛生福利部2022統計資料,15-24歲青少年族群死亡原因中,自殺排名第二,自殺死亡率每10萬人有10.7人,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年年上升,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精神科陳昱文醫師分享案例,指出自殺的青少年有13個共通性特徵,呼籲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即早就醫可獲得適當幫助。

「我就是要讓他們後悔,讓他們一輩子都活在內疚裡」,陳昱文醫師表示這是一名年僅16歲、卻已自殺多次的高一男孩所說。
他問過男孩:「你這樣做開心嗎?」,而男孩則反問:「我的開心很重要嗎?」陳醫師與男孩深聊後了解,男孩父母極為重視成績,從國小開始自己對成績非常在意,且因為親子關係、同儕關係都很疏離,沒有知心好友,考試結果不理想時,父母又表現出無法接受的樣子,男孩才會想透過行為求救解脫,並讓父母後悔對他的逼迫。

而陳醫師也告訴男孩一家人,憂鬱症是現今普遍性的大腦疾病,大部份都可以治療,並衛教憂鬱症與抗憂鬱藥藥物的使用,也說明有何副作用,之後為男孩安排藥物與心理治療,而男孩的父母也積極調整自己,學習更好的溝通,並以同理、接納、不批判的心陪伴,關心孩子近況、給予合理幫助及合適的肯定讚美,一起培養問題解決能力、認識情緒與抒發情緒的方法,終於在2個多月後的門診,看見男孩和父母臉上的微笑。

陳昱文醫師是精神科專科醫師,也是具有兒童精神科次專科的醫師,因此病人不僅有成人也有未滿18歲的孩子,她表示,高齡者、青少年自殺的人數都有上升,青少年自殺原因也不如表面單純,包含情感、課業壓力、霸凌等的多重壓力,都需進一步了解個別狀況。
憂鬱症、焦慮疾患、有酒精或藥物濫用、飲食疾患及精神病的人,自殺風險較高;企圖自殺和自殺身亡的青少年中,多數有憂鬱症,且有13個共通性特徵,早期發現、就能早期介入治療,家長與醫師、老師共同合作,就能盡快陪伴孩子走出低潮、享受青春。

13個共通性特徵:1.情緒容易衝動易怒2.有憤怒或好鬥的行為表現3.有反社會行為,例:損害他人利益或傷害他人安危的行為4.用較極端方式宣洩負面情緒,例:丟東西、捶牆壁,甚至是自殘5.僵化的思考模式及調適方法,例:明知道酗酒不對,但仍以酗酒紓壓6.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佳7.掌握現實有困難8.總是感到失望9.焦慮,特別是關注在身體的病痛或輕微的失望10.自以為是11.刻意用優越感來掩飾自卑及不確定感,摒除來自他人的關懷12.有生活在幻想世界的傾向13.崇高偉大的幻想交替著無價值感。

圖說:陳昱文醫師看診示意圖(非個案病人照)。
(臺北醫院提供)









 

 
  綜合新聞


2025新北大教育暑期營隊報名開跑

靈鷲山歡慶42周年慶暨福城開城

南投縣續辦資賦優異學生獨立研究成果發表會
展現創意及研究力


群山懷抱•童在一齊~南投家扶認養人與扶助兒少相見歡

響應聯合國世界環境日 部落傳承及老街溪河川教育為地球帶來良善力量

OPEL COMBO七人座MPV 加值用車享受

中華得利卡行動直銷車 協助原民農友推廣

HYUNDAI攜手Google導入AI技術提升服務體驗

南市府政風處結合地檢署辦理光電廉政座談
黃偉哲:公開透明,違規零容忍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