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
重建顯微手術 台灣為全球取經聖地
記者許庭瑋台北報導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日前特於新北市立圖書館,邀請魏福全院士主講「整形重建-快樂生活」。
利用手術顯微鏡進行縫合微小血管、淋巴、神經的手術及自體組織移植,以重建身體各部位的缺損。 這種手術萌芽於1960至1970年代,如今已經成為外傷、腫瘤及多種病變治療的主流,是先進外科治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嚴重外傷後迫不得已必須截去上肢的病人,傳統上就是使用義肢,病人會喪失非常多原本手的功能,若接受移植手術,要面對的是一輩子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 目前的最新科技:目標肌肉再支配,將殘肢的神經分出來,接在不同的肌肉上,用電極片放大訊號後,可以藉由訓練讓電子義肢做出各種動作,甚至比原來的力量更強大,儼然是電影中鋼鐵人的概念。 重點是這種方法真的可行,將來有機會取代其他的方式成為上肢截肢患者的福音。
自體組織皮瓣乳房重建手術的病人,整形外科醫師除了能幫乳癌患者做出一個外觀對稱、自然的乳房外,還進一步將神經分出來做感覺的重建,讓這個乳房除了外觀,更有了觸覺,變得更加真實。 這個方式會比原來再多花至少兩三個小時,但是如果對於病人術後生活品質有顯著的改善,意義就很大,也值得推廣使用。
台灣投入這一領域較早,醫療制度完善,因此顯微重建手術的發展較其他國家好,其中長庚醫院更是40年來世界上病例種類最廣、病患最多、手術成功率最高、疑難個案希望所繫的醫學中心。 長庚擁有10多位世界級大師,國內外醫師紛紛前來受訓,早在1990年代就是美國重建顯微手術學會推薦的訓練中心,為國際間公認顯微手術聖地「麥加」。
小檔案:
魏福全院士畢業於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為美國UniversityofLouisville臨床研究員、加拿大UniversityofToronto臨床研究員;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系主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執行副院長、長庚大學醫學院院長、中華民國整形外科學會理事長、世界重建顯微手術學會理事長、國際整形外科學會聯合會副秘書長、美國整形重建雜誌國際副主編;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特聘講座教授、長庚異體複合移植中心主任;曾榮獲美國、德國、英國等多國整形外科、手外科、外傷及癌症創新發明治療的推崇與榮譽,並為2019年總統科學獎得主;具有台灣外科醫學會、台灣手外科醫學會、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美國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ASRM)、世界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WSRM)等專業醫學會專科認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