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7. 10 AM 09:38 Thurs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2023, 7. 3  Edit this Page


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授證儀式 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白鶴獅製作技術」 保存者黃厚銘

【記者譚國民/報導】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白鶴獅陣」於108年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該協會會長為黃厚銘藝師。
黃厚銘藝師師承父親黃清塗,自幼學習武術、白鶴獅陣及白鶴獅製作技術,黃厚銘藝師不僅充分掌握製作技術,更熟悉相關知識與執行技巧,且積極培育後進及技藝傳承,於112年2月,經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審議大會審議通過登錄為本縣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並認定黃厚銘藝師為保存者。
於7/2晚間縣府特別安排在「2023傳統武術夏令營」舉辦場地「北港鎮灣內社區活動中心」辦理授證儀式,給予極大鼓勵及肯定。

傳統表演藝術「白鶴獅陣」中所需使用之物件包含獅頭、白鶴、獅鬼等,其對應保存製作技術即為「白鶴獅製作技術」,其中以脫胎技法製作相當特殊,製作工序分別為:
一、「獅頭」先以土模塑形,上貼5層紙、2層布後,將土胎敲除,割離原紙模,組裝縫合,加上竹框固定,再上色彩繪,裝毛飾、獅耳、紅綵即可完成,其中以脫胎技法製作獅頭相當特殊。

二、「白鶴」(含頭、翅膀、鶴尾)先以泥塑塑型,上貼5層紙、2層布後,割離原模,組裝縫合,再以竹子或塑片固定成型,上色彩繪。

三、「獅鬼」亦以土模塑形,上貼5層紙、2層布後,割離原模,再縫合組裝,面部上色,內部需以竹條固定即可完成。

雲林縣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豐厚,目前已有38位保存者,包含10個民俗保存者、9位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12位傳統工藝師及7位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
黃厚銘藝師所傳承的「白鶴獅製作技術」,是屬於雲林縣已登錄的傳統表演藝術「白鶴獅陣」中非常重要的製作技術,黃藝師不僅技藝精湛,更熱衷於傳承並推廣,其文化使命非常值得肯定!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無形文化資產的登錄及保存者的認定,是對於文化傳承的鼓勵,更孕育出具有厚度的雲林文化量能。
黃厚銘藝師不僅積極推廣「白鶴獅陣」文化藝術,包含傳統武術、食鶴拳、白鶴獅陣,同時熟稔白鶴獅製作技術的各項工法及工序並培育後進,此次登錄及認定實至名歸。
縣府也積極持續透過計畫,進行各項無形文化資產的紀錄、保存、活化工作,進而讓文化資產的傳承與推廣更具效益!









 

 
  綜合新聞


肯定捍衛家園精神 顧立雄部長視導陸軍206旅召集訓練

南投市城隍遶境日巡
鑼鼓喧天風雨無阻


埔里瀛海城隍廟祈安遶境
南投縣副縣長王瑞德點起馬炮祈求合境平安


台南市7月16日「城鎮韌性防空演習」
黃偉哲籲市民配合人車避難管制


高雄市長陳其邁前往產區勘災
指示加速辦理救助作業


嘉市府與校園攜手
災後迅速搶修
重建校園安全環境


藝術家楊琇文風雨故人來
漆線雕創作師生巡迴展風華再現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