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
張克晉癸卯書畫展孟焦畫廊熱情邀約 王正雄表示張克晉作品表現生活理念及價值觀呈現傳統美學
【記者廖武龍台北報導】張克晉癸卯書畫展,孟焦畫廊熱情邀約,展期:2023.04.18-30茶會:2023.04.2215:00,孟焦畫坊王正雄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曾宇涵推介張克晉教授時表示張克晉教授除於大學教授中國古典文學外,空逸的時間都在專研中國古文物、中國書畫史,及傳統書法、國畫的創作。
張教授師法戴蘭村、汪中教授,書法始終鍾情於傳統行書、隸書之研究及創作;國畫則宗仰唐寅、陳雲彰、溥心畬,力求清雅,並表現張教授的生活理念及價值觀。
四十餘年的書畫鑽研及創作,張教授力求書畫的古雅,在用紙、用墨、用色,都堅持傳統的材料;其用印是極講究的。 在今天藝壇皆求前衛、創新的氛圍中,張教授喜悅的沉浸在傳統之美學中,授課之餘,沈心創作書畫,並精於裝裱,在今年第十八次個展中,呈現這一年來的書畫努力成果。
孟焦畫坊王正雄指出張克晉精心讀書,用心勤作書法、繪畫,近十餘年來,張克晉除了研究文物、考古、中國美術史及其相關教學外,在書法創作上,一直潛心於行書的研究及創作。 筆法、間架、分間佈白,氣韻上,經沉潛的用心研究,總望能達到心手合一的境地。 他表示,絕對不妄言「創新」,絕不走野肆的路子,一切依情適性,水到渠成。
張克晉字子健、號瑞樓,祖籍陝西省興平市,1957年出生于台灣省台中市,後移居台北市至今,齋館為玲瓏山房。 任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刊-《收藏界》專家委員會委員,西安碑林博物館特約研究員,中華文物學會常務理事,華夏文化學會理事長,行政院文建會顧問,政治大學EMBA文化藝術組召集人,東吳大學「藝術品收藏與市場認識」教授,漢唐收藏網常務顧問。
張克晉對自己,對學生都要求筆墨乾淨,在嚴謹的書畫規矩中,發揮自由揮灑的空間。 作畫之道完全出於書法之道。 張克晉筆墨工夫紮實,於墨、顏料、絹紙材料,筆、硯等皆窮盡心力研究,力求達到書畫一致的乾淨與文雅。
張克晉畫的內容以適其性情的清雅山水及花卉為主,堅持不作媚俗討好之作。 張克晉親歷了江南的煙雲山水及大西北的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天山、秦嶺、華山,胸中蘊積千壑,再經過讀書涵養,蓄積於筆墨之中,合以秀雅的書法詩款,通幅極富逸趣。 張克晉在文房具的要求上是極講究的,創作的絹紙材料上,更是精雅而多變化,再配合了工緻的裝裱。
張克晉表示,展覽不但是對自己不斷長進的督促,給學生一個階段性的全面書畫教學,也望能有更多社會上喜愛書畫的人士,前來切磋,給社會上多一點文雅嫻靜之美。
張克晉教授在兩岸從事傳統經學及古典文學教學,以專業的研究精神,及嚴謹的創作態度,潛心深入晉、唐、明人書法,及元、明、近代浙派山水,兼蓄吳門宗風,創作出悅己的個人書、畫清穆風格。
張克晉教授除了經學、古典文學的研究、教學外,在故宮的各種專題書畫展,及鑑賞、鑑定近現代名家書畫,總能細心過目上千件書畫精品。 這些精品書畫,除了養心、養目外,更是學習、創作的滋養補品。 從各名家的線條、皴跡、設色、墨韻,及分間布白、落款、用印等等,都可化為筆端的表現根基。
圖:張克晉教授癸卯書畫展孟焦畫坊熱烈展出除了經學、古典文學的研究、教學外,在故宮的各種專題書畫展,鑑賞、鑑定等各有專精。 〈記者廖武龍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