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
手捏壺的絕技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何火煉老師在長安窯學陶劉再興大師親自指導
【記者廖武龍台北報導】陶藝家的創作風格各有不同風貌作品呈現,去認識玩陶的陶藝家就從其作品的成果可見其一班,在長安窯學陶的何火煉老師其手捏壺的絕技讓人嘆為觀止,記者到其工作室參訪後發現其手捏壺數百件,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無論造型釉色創意等表現其創作的風格。 何老師說感謝劉再興老師的啟發教誨他才有興趣一路走下去。
實際上採訪得知他拜劉再興老師學陶而且是半路出家,從來沒學過陶,但劉再興老師拿一塊土給他捏造型,果然通過基本的入學條件,也就栽進玩陶的興趣中,他一面學一面做,慢慢地做出成績來,幾年下來不同造型壺的成果讓人讚嘆不已,當然他在劉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學習釉藥的技術,這些年從做中學的體驗在作品釉藥釉色上面漸有心得。
劉再興老師對施釉的做法精釆豐富因此在上課中特別告訴初學者的技巧,施釉的做法,一般認為其受到來自於燒造無釉陶器時,燃料的草木灰飄落器表上、融化而成玻璃質地的自然釉的啟發。 釉藥由玻璃質成分、助熔劑(協助釉藥易於融解)、呈色劑(使釉色呈現固有色調)組成,依據成分和燒造條件不同,進而呈現出不同的釉色。 何火煉老師表示他的作品都在長安窯燒成在劉老師指導下他的作品表現不同的釉色,都得感謝劉再興老師的指導。
劉再興老師作品的多采多姿其專精紋樣更使何老師在作品上也展開深入的學習,因為陶瓷器的裝飾紋樣蘊含各種豐富含義。 其中有比較特殊處舉例如龍傳說中的神獸,統御蒼天,平時居處水中、亦能騰雲而行、翱翔天際。 龍的原型,最早見於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和殷商時期的青銅器裝飾上。 龍與雲、雨,淵源甚深,是以常常可見龍紋與雲紋、波濤紋的紋飾組合。 其後,龍因被視為是帝王象徵,在紋樣的使用上亦有所限制。
其次是鳳凰傳說中的神鳥,與風關係深厚,是為百鳥之王。 早期的鳳凰紋見於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與殷商時期的青銅器。 雄為鳳,雌為凰,有時亦成對描繪。 再如虎殷商時期的青銅器上已出現虎紋裝飾。 與龍、鳳凰等傳說動物不同,虎作為現實世界裡最強而有力的動物,常令人畏怖恐懼。 但也因此轉為帶有避邪意涵的動物,成為器型與紋樣的取用參考的對象。 除中國以外,朝鮮的陶瓷器和日本有田瓷器中,使用虎紋裝飾的例子亦不少見。 但劉再興老師點子特多,任何人物動物花鳥蟲獸在其生花妙筆中呈現紋樣豐富精彩,何老師受到劉老師指導在作品上也力求個人特色,因此表現令人讚賞。
圖:在長安窯學陶的何火煉老師其手捏壺的絕技讓人嘆為觀止。 〈記者廖武龍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