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4. 13 PM 17:06 Sun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焦點新聞

  2020, 11. 4  Edit this Page


還地於民 議員促解編公設地

【記者羅祥霖/台中報導】早期辦理都市計畫因沒錢徵收,將私人土地劃定為公園、道路等公設保留地;市議員陳文政4日質詢指40年來都市計畫未檢討舊市區,致已開闢的公設地沒補償,未開闢的卻不還地於民;相較大智路以徵收方式打通,被政府強佔的公設地主,形同弱勢。

陳文政表示,「台中市都市計畫區」範圍幾乎涵蓋原市區,未開闢的公共設施保留地達269.82公頃,許多老舊市區的公設地40年來未辦徵收,也不解編,導致建物不能翻新,除了影響居住安全,也成為市容與治安的毒瘤。

陳文政強調,已開闢未徵收的公設用地,私人財產供大眾使用多年,但許多地主往生卻遺憾未爭取到應得的權益。

陳文政說,未徵收公設地是歷史共業,數十年的爛帳加上地價飛漲,政府無力徵收,以「容積移轉」方式獎勵開發商、或建商購買,今年5月新增容積代金機制,讓開發商在「收購公設地」、「繳交代金給市府」二選一。

陳文政認為,容積移轉本用於解決公設地無力徵收窘境,未來容積代金的收入,市府應全數用於公設地收購,供大眾使用多年已開闢未徵收的公設地,應優先徵收;未開闢未徵收的公設地,則檢討解編,還地於民,以符公平正義。

都發局長黃文彬回應,市府為還地於民,積極盤點無需求的公設用地,加速檢討解編,9個專案去年12月間經市都委會審議完成,且已送內政部審議。

都發局表示,對於無計畫徵收的公設用地,開放「容積移轉」或「折繳代金」機制,由市府委託3家以上的專業估價者查估後評定金額,申請人可依基地條件及需求選擇;至於收取的容積代金,將專款專用於取得私有公設地,依需求加速開闢公共設施。


圖說:中市議員陳文政指公設地為歷史共業,建議還地於民。
(記者羅祥霖翻攝)









 

 
  綜合新聞


彰化縣榮服處設補給站溫暖迎接大甲媽祖繞境信徒

埔里地母廟慨捐南投縣政府200萬元救濟善款

參加中部8縣市首長視訊會議
縣長許淑華呼籲中央關稅談判避免衝擊農業等弱勢產業


九九峰氦氣球樂園基建完工
南投縣長許淑華盼結合燈會再創觀光熱潮


讓SDGs不只是口號 來藏金閣創意實踐

在地建商回饋社會 永龍建設捐贈小型水箱消防車
消防局長李明峯代表接受捐贈


114年全中運聖火傳遞至嘉義縣市
即將回到主辦城市台南


工藝文化與市場管理
台灣工藝發展協會舉辦專題講座


國產90萬級休旅再加碼 限量好評推出特仕車

「2024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季」側拍紀錄影片曝光
雲林攜手國際共築森林療癒韌性之路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